5月18日是山东生国际博物馆日,新华社瞭望智库正式发布《中国博物馆区域发展指数报告》,北京以数据“鸟瞰”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浙江发展状况,从规模、江苏质量、喜提公益三个维度对全国31个省份、文博自治区和直辖市博物馆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,山东生为激发我国博物馆发展活力、北京实现博物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。浙江 报告显示,江苏十八大以来,喜提中国文博事业实现了井喷式发展。文博截至2020年,山东生全国已实现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北京“十三五”目标, 其中甘肃、浙江宁夏、陕西、内蒙古、北京等省市区达到了平均11万到13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;全国超过90%的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,海南省实现了100%免费开放,越来越多的群众能方便地享受博物馆的服务和资源。 受疫情影响,2020年全国92%的博物馆年参观量在30万以下,但参观总数依然达到5.4亿次,其中江苏全省博物馆接待量接近全国参观总数的10%。故宫博物院全年接待参观数量358.1万人次,当之无愧是全国最受欢迎的博物馆。数据也显示,年参观量排在全国前10位的大多数是革命纪念类和历史文化类的博物馆。 山东省以总得分82.09分排名第一,其在博物馆的建设规模、质量以及公益性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。2020年,山东省的博物馆达到585家,位列全国第一,约占全国博物馆数量的10%;其中定级博物馆127家,数量也位列全国第一;全省博物馆每年开设社教活动超过2万场,仅次于上海市和北京市。 北京市博物馆在隶属中央的博物馆数量、全部藏品数量、馆藏珍贵文物数量方面均位列全国第一,藏品数量和质量领先优势明显。 浙江省则在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、平均全年开放天数、免费开放占比及社教活动场次等评测指标中领先,公益水平居全国第一。 各省市区博物馆发展水平与其GDP发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。从博物馆发展指数得分来看,位列前四名的山东省、北京市、江苏省、浙江省都是GDP水平较高的省份;而GDP相对较低的海南省、西藏自治区、宁夏回族自治区、青海省的的博物馆发展指数得分也相对较低。 但甘肃省和陕西省GDP则分别排在第27和第14位,其博物馆发展指数得分却相对较高,分别排名第10和第6,说明两个省份不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当地政府对博物馆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较高,支持力度较大。 报告认为,我国不同省市区博物馆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,山东、浙江、江苏、河南、四川、广东等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和博物馆发展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,可进一步创新博物馆文化服务方式,继续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。博物馆发展水平排名相对靠后的省市区,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引下,可充分发掘地方特色文化,在场馆建设、文物保护、藏品研究、陈列展览、开放服务、教育传播等方面进一步持续优化,真正“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,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”,共同向建设世界博物馆强国的2035远景目标迈进。 《中国博物馆区域发展指数报告(2022年)》 上篇 指标体系与区域发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