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被“婴儿水”这个伪概念忽悠了
据上观新闻报道,婴儿水一段时间以来,别被部分家长发现,个伪概念市场上出现一种新品类的忽悠水:婴儿水。从价格看,婴儿水饮用水加上“婴儿”二字后,别被售价要比普通饮用水高上一截。个伪概念
一些商家宣称,忽悠“婴儿水”是婴儿水根据婴儿生长发育阶段需求而设计的专用水,在矿物质元素及含量、别被无菌程度上精益求精,个伪概念国外都在用。忽悠这让许多普通的婴儿水消费者“傻傻分不清”是真是假,有的别被心怀疑虑观之,有的个伪概念则盲目趋之若鹜。
对此,上海市消保委9月14日发布的测评报告显示,普通饮用水宝宝也能喝。报告显示,“婴儿水”与普通水(饮用水)没有本质上的区别,所谓的特殊矿物质等含量,两者没有显著区别。与此同时,专业人士也证实,国家并未对婴儿用水制定统一标准,所以“婴儿水”的生产标准与普通饮用水一致。
综合上述原因去看,市面上销售的所谓“婴儿水”,本质上或许只是部分商家炒作的一个概念。那么问题来了:这种所谓的“婴儿水”是否涉嫌虚假宣传和市场欺诈?这是当下需要关注的问题。
我国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明确,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、性能、用途、有效期限等信息,应当真实、全面,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。《价格法》等相关法律也有类似条款。
就此去看,饮用水标注“婴儿水”售价就翻倍的现象,本质上或许还是一些不良商家虚假宣传、高额牟利的翻版和新载体,只不过假借了所谓的高科技,同时又利用了广大家长的育儿焦虑,但这样做显然是涉嫌违法违规的。
也因此,在上海消保委的测评报告公布后,相关监管部门显然应该有所行动。各级市场等执法部门应该擦亮眼睛,对类似涉嫌违法侵权的行为及时予以查处和制止,避免更多消费者被忽悠。同时,消费者在育儿问题上也不妨放平心态,强化常识学习,不要见到新概念就“冲上去”,平白做了商家的“韭菜”。
(责任编辑:知识)
- 放弃50万年薪 “网红教授”陈春花又辞职 这次是中国银行!此前已从北大辞职
- 武汉2023年重大项目清单出炉,总投资4.5万亿
- 央行今日开展222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操作
- 腾讯创下阶段新高!自低位上涨超100%!零售股也嗨了!外资出手,400亿锂电龙头一度涨16%,什么情况?
- “长期不用的钱,买这类保险合适!”银行“卖保险”热情高
- 中信建投2023年大类资产十大预测: A股或在全球衰退中走出独立行情
- 报复性出游潮!长短线境内外全线“开花”,旅游业兔年春节“猛虎出笼”
- 春节国内外旅行订单达近三年峰值 五一或迎旅游新高潮
- 中国视角的固定收益ESG投资初探
- 吴忌寒旗下加密金融机构Matrixport裁员10%,称将为涉及员工提供安置支援
- 节后开工第一天,为啥这么痛苦?
- “史上最强二手商”印度低价扫货俄罗斯原油的胃口越来越大
- 周一WTI原油期货收跌0.4% 盘中一度创10个月来最低价
- 与MSC十年盟约“到期不续” 马士基即将“单打独斗” 全球航运业格局生变?